《行走的匠魂》本期直播嘉宾,
我们邀请到了加藤鞆美
他是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工艺士
也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复刻盔甲文物的专用匠人
1
甲,躯干以及四肢防具的总称。胄,即头盔。二者结合可称为甲胄,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。《易·说卦》:“离为火,为日,为电,为中女,为甲胄,为戈兵。”。甲又名铠,《释名·释兵》中说:“铠,犹铠也。坚重之言也,或渭之甲。”
中国先秦时,防具主要用皮革制造,称甲、介、函等;战国后期,锋利的钢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,促使防护装具发生变革,铁铠开始出现,皮质的仍称甲;唐宋以后,不分质料,或称甲,或称铠,或铠甲连称。
东周至秦汉之际,由于战争频繁且规模增大,穿着甲胄的重装部队在各国部队中的比例日益增多。战国时期,各大诸侯国均拥有数量庞大的重装部队——“甲士”。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渐强,号称“带甲百万”即此,最终也凭借勇猛的秦军横扫六个,一统天下。
2
除了中国,亚洲少数几个流传千年的文明中,日本是其中之一。漫长的历史中,甲胄也随之一步步的发展了起来,更是产生了数以千计的样式。日本的甲胄以种类繁多、形态特异而闻名。
最初日本的甲胄主要以短甲、挂甲等形制简单朴素的甲胄为主。到江户时代,德川家康开创了幕府的太平盛世,甲胄的实用价值逐渐让位于仪式和装饰作用。
3
在文化、文政年间 (1804~1830) 复古调大铠盛行,而在江户末期,生牛皮涂漆制作较轻便的炼具足开始在低级武士中流行。而铠甲和武器往往作为武士家族的传家之宝,成为高贵血源的象征,所以会被广泛地收藏并保护起来。
江户时代也产生了很多的豪华甲胄并保存至今,乃是重要的文化遗产。而复刻盔甲文物,也尤为重要。
本期嘉宾加藤鞆美,就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复刻盔甲文物的专用匠人,也是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工艺士。